第257章 丧师失地-《重生之吴霸春秋庆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任命孔丘为会稽郡郡丞后,庆忌又与他坐而论道。
    “仲尼,何如,斯可以从政矣?”
    “尊五美,屏四恶,斯可以从政矣。”
    五美四恶?
    庆忌愣了一下,随后问道:“何为五美?”
    “君子惠而不费,    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
    “何解?”
    跟着时常咬文嚼字,说话文绉绉的孔子论道,对于庆忌而言是一种“折磨”。
    这可真是古代装比的最高境界!
    若肚子里没有足够多的墨水,文化水平不够高的话,还真的不能理解孔丘话语中的含义。
    孔子回答道:“大王,   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    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得仁,又焉贪?”
    “君子无众寡、无小大、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    “何为四恶?”
    “四恶也,不教而杀谓之虐,不戒视成谓之暴,慢令致期谓之贼,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”
    “善!”
    这可这真是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!
    对于孔子的文化水平,那是毋庸置疑的,    毕竟是被称之为“万世师表”的哲学家。
    孔子提出的五美是:
    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,自己却无所耗费;
    安排劳役,百姓却不怨恨;
    有欲望,    而不贪图财利;
    安舒矜持,而不骄傲放肆;
    庄重威严,而不凶猛。
    孔子提出的四恶是:
    事先不进行教育,犯了错就杀,这叫虐;
    第(1/3)页